《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與第二版的比較
發布者:長沙楚材自修大學
一、基本背景國家經濟體制與財務稅收制度
第二版:
1993年 國家的改革尚處于探索階段,1994年才正式宣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3年處于國家稅制改革前夕。1994年正式實行新的增值稅等。
第三版:
1、1993年-2006年 逐步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大部分商品價格由市場決定。
2、2007年執行新的財務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
二、基本目的為全社會提供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參數。
主要為政府投資項目制訂經濟評價方法參數,其他投資主體可參照執行。
三、投資管理模式
1、2004年以前包括第二版制訂發布前和發布后11年各級政府主要按投資規模管理審批投資項目。
2、2004年國家投資體制改革以后,各級政府按職能分工和投資主體以及對國民經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程度實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審批、核準以及備案。
四、適用范圍
第二版:原則適用全國各類投資主體、各種資金來源、各種籌資方式興辦的大中型和限額以上的建設項目。國內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中外合資經營項目經濟評價分別制訂。
第三版:對于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應根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的要求,按照《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執行;對于實行和準制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可根據核準機關或備案機關以及投資者的要求,選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方法和參數。各類項目包括中外合資項目均采用統一的評價方法,除個別報表的個別項不同以外。
五、適用階段
第二版: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
第三版:投資項目的各階段包括中間評價合后評價
六、主要服務對象
全社會各類投資者的各類投資建設項目。
兩類:
1)主要是政府投資和需要政府審批與核準的項目,重點是政府投資項目。
2)社會其他投資主體投資的各類項目。
七、發布方式與要求
1、第二版:國家計劃委員會、建設部政府文件要求試行。
2、第三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政府文件要求,借鑒和使用政府審批項目執行。
八、基本章節組成
1、第二版:共九章七十一條
2、第三版:共十一章一百二十六條
九、主要章節基本內容變化
第二版:主要變化將原財務評價部分中效益與費用估算單獨成章。增加資金來源與融資方案一章。原國民經濟評價部分的內容改為經濟費用與效益分析。
增加費用效果分析一章。
原不確定性分析改為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
增加區域經濟與宏觀經濟影響分析一章。
將原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特點和其他非工業項目經濟評價特點兩章合并為部分行業項目經濟評價特點一章。
十、判斷項目是否可行的原則
第二版與第三版的提法沒有顯著區別。
十一、評價范圍的劃分
1、第二版:財務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
2、第三版:財務分析(評價) 經濟分析(國民經濟評價)增加區域經濟分析
十二、新增內容的重點
資金籌措、風險分析、宏觀區域經濟分析、判據參數的選用、判據參數的測算方法
十三、財務評價指標
第二版:財務分析文字部分取消的指標: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本金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借款償還期、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第三版:財務分析中新增的指標:總投資利潤率、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
保留的兩個版本一致的指標:內部收益率、凈現值、投資回收期、資產負債率
十四、評價報表
一)財務評價部分
第二版:分一般項目、改擴建項目、中外合資項目三套報表。
第三版:不再區分,給出一套報表,僅在相關報表需要處進行局部調整。
取消的報表有: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財務外匯平衡表、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估算表、主要產出物和投入物使用價格依據表。
改名的報表有:原現金流量表(全部投資)改為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原現金流量表(自有資金)改為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原損益表改為利潤與利潤分配表;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攤銷表改為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表;產品銷售(營業)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表改為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
增加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建設投資估算表(形成資產法)、總成本費用表(生產成本加期間費用法)、外購原材料費估算表、外購燃料和動力費估算表、工資及福利費估算表、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二)國民經濟評價部分
1、取消的報表: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國內投資)、經濟外匯流量表、出口(替代進口)產品國內資源流量表。
2、增加的報表:項目間接費用估算表、項目間接效益估算表
改名的報表: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全部投資)改為項目投資經濟費用效益流量表;國民經濟評價投資調整計算表改為經濟費用效益分析投資費用估算調整表;國民經濟評價經營費用調整計算表改為經濟費用效益分析經營費用估算調整表;國民經濟評價銷售收入調整計算表改為項目直接效益估算調整表。
十五、敏感分析、風險分析增加
敏感分析表、敏感度系數和臨界點分析表、綜合風險等級分類表。
十六、主要評價參數的變化
一)財務評價參數
1、第二版:給出133門類的基準收益率、基準投資回收期、平均投資利潤率、平均投資利稅率。
第三版:正式給出51個行業門類的融資前稅前財務基準收益率、資本金稅后財務基準收益率、非正式給出100個行業門類的融資前稅前財務基準收益率、資本金稅后財務基準收益率。非正式給出100個行業門類的資產負債率合理區間、利息備付率最低可接受值、償債備付率最低可接受值、流動比率合理區間、速動比率合理區間。
二)國民經濟評價參數
1、第二版:社會折現率12%;影子匯率換算系數1.08;影子工資換算系數0.5,<1 或>1;農用土地影子費用,給出不同經濟區域的耕地、水果、園地以及不同品種牲畜牧草地的年凈效益;建筑工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沿海運輸的影子價格、各城市的煤炭影子價格、全國七大電網兩部制電力影子價格;300余種常用貨物影子價格、78種外貿貨物進口到岸價統計值及預測參考值。
2、第三版:社會折現率8%和6%;影子匯率換算系數1.08;影子工資換算系數非熟練勞動力0.25―0.8,其余按市場價格;土地影子價格給出測定原則與方法;非正式給出全國29個有代表性城市2000年不同級別土地的商業、住宅、工業等用途的土地影子價格。
十七、參數測算制定的依據、原則與方法第二版:給出部分經濟評價參數測算依據、原則與方法
第三版:給出測算財務評價判據參數和其他參數的測算依據、原則、主要方法
十八、參數的執行效力
1、第二版:試用
2、第三版:
對于項目分析評價的判據參數政府投資項目和政府審批項目要求按分布的參數執行, 其他參數可參考選用。
對于項目分析評價的判據參數其他各類項目可參考選用,也可自行制定,其他各類參數供參考。
十九、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的制定、發布及解釋權限
第二版:國家計劃委員會委托建設部組織制定、修改經濟評價方法、測算評價參數以及日常性的管理工作。規定及方法參數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解釋。
第三版:〈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建設部共同組織制定;〈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的具體解釋工作由建設部標準定額所負責,關于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若干規定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建設部共同負責解釋。
二十、參數發布周期
1、第二版:定期調整發布。
2、第三版:一般情況下有效期為一年。
二十一、文本內容
1、第二版:規定、方法、參數、說明、案例。
2、第三版:規定、方法、參數、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