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復習資料:八年級生物環境的污染與保護同步練習
發布者:網上發布
第25章第2節 環境的污染與保護
一、選擇題:
1.為成功舉辦 “藍天之下的奧運會”,北京市政府根據汽車車牌的單雙號限制汽車出行,并在奧運比賽場館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工具,目的是要減少
A.大氣污染 B.水域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
2.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威脅,各種污染數不勝數,下列與環境污染無關的是( )
①酸雨 ②潮汐 ③赤潮 ④水俁病 ⑤大脖子病 ⑥痛痛病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3.糧食問題一直倍受關注,當前國際糧價上漲,有的國家出現缺糧現象。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保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應該( )
①合理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 ②開荒種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 植面積 ③控制人口增長,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④利用現代生物技術 培養高產作物品種 ⑤多用農藥、化肥提高作物產量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哪項活動不利于長株潭城市群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A.加強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推廣使用綠色、環保和節能型產品
B.對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進行綜合治理
C.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D.將周邊農村的大樹大量移栽到城市,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美化城市環境
5.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保護日”。以下哪種行為不利于保護環境
A.同學、朋友 間發電子賀卡代替贈紙質賀卡
B.2008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以減少“白色污染”
C.某些書店懸掛宣傳標語,引導讀者使用環保書袋
D.某些同學將廢舊電池隨地亂扔
6.今年初夏,無錫太湖又大面積發生了水華,嚴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飲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工業污水大量排放 B.草履蟲大量繁殖 C.藍藻大量繁殖 D.水生植物過度繁殖
7.北京奧運會倡導“綠色奧運”、 “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以下說法與“綠色奧運”理念不相符的是
A.倡導步行、騎自行車上班 B.倡導節約用水
C.發電子賀卡代替贈紙質賀卡 D.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
二、非選擇題
1.閱讀下面的材料,請結合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8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其內涵是通過宣傳綠色奧運和生態文明理念,倡導人人參與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為成功舉辦綠色奧運、共建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材料(二)廣西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主題圖片展于2008年1月3日在玉林市體育館展出。這次圖片展旨在呼吁全社會共同關 注節能減排,共同參與節能減排工作。在加快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們既需要一個經濟發達、繁榮興旺的新玉林,也需要一個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新玉林。
(1)目前,我國火力發電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 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2)“綠色奧運”要求北京的空氣質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綠色植物能夠吸附和吸收多種被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污染物,具有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功能。因此,大力開展 活動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3)節能減排,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下列不利于節能減排的做法是 。
A.對煤、石油等燃料污染物要認真做好回收和利用工作
B.鼓勵居民使用無磷液體洗滌劑,減少水域富營養化
C.購買食品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家庭日常生活
(4)造紙及紙制品業的污染物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玉林市政府對南流江上游的紙廠所造成的污染進行了大力整治。紙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屬于 。
A.水污染 B.土壤污染 C.噪聲污染
(5)如何建設好“一個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新玉林”呢?請談談你的看法。
。
2.北京2008奧運會環境標志(圖7),由人與綠樹為主要形態,體現了自然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
綠色奧運的主要內涵是:要用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盡可能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為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一份豐厚的環境保護遺產。
請回答:
(1)奧運會環境標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界中的綠色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_________,釋放______,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改善空氣質量;植樹造林還能調節氣候、防風固沙 、降低噪 音等,這些現象說明植物能夠_____環境。
(2)下列幾種情形,與綠色奧運的內涵不相符合的是( )
A.使用“既方便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 B.從2008年6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限塑令”,即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C.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使用 的燃料(丙烷),燃燒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3)日常生活中,你能為綠色 奧運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請舉一例)?______________
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 、每個家庭。
在我們的生物教材中,“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態系統”,“空氣質量與健康”等課節也都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
請結合上述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請你談一談這樣做的益處。
(2)“綠色奧運”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其實質意義在于倡導人們形成環保意識,自覺選擇“綠色生活”。請你在保護 環境、保護資源、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結合你的個人生活,談一談你的看法或做法
例:少用或不用紙巾,提倡用手帕。
①
②
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C 3.C 4.D 5.D 6.A 7.D
二、非選擇題
1.(1)二氧化碳 (2)植樹造林 (3)C (4)A
屬開放性試題,凡答到與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有關的表述均可給分,或言之有理均可給分。2.略
3.(1)減少塑料袋的廢棄,有效降低白色污染,增強人們的環保觀念等。(符合題意即可得2分,若語句不通順或 內容過少,則扣1分)
(2)①節約用水、用電; ②愛護植被,積極綠化(或植樹); ③保護野生動物。此外還可以答: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亂扔垃圾;提倡使用環保材料或制品;意識到環境保護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等等。(符合題意即可,每點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