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要練也要養
發布者:網上發布
我們都明白,要提高自己的網球水平,經常做針對性的練習是不可少的。
練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依據科學的訓練原則,考慮到個人的特點,循序漸進,長期堅持。
有些球友苦練而不能提到,主要原因是學習不得法,實際上在蠻練,既無助于技術水平,對身體也未必有益。
我想強調,水平的提高,在學和練之外,還有養的一面。后者為許多低水平的愛好者所忽視。
首先是身體的保養。專業選手無不身材健壯勻稱,神采飛揚,富于美感。這與他們長期科學訓練,注重飲食和休息,以及完善的康復體系有莫大的關系。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能夠及時消除疲勞,充分進入每天新的訓練和競賽,職業網球生涯就是一句笑話。
這些選手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堅持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到了極為嚴格的程度。《網球天地》雜志曾介紹一位20歲的西班牙選手的生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現在排名第*的喬科維奇。
我們不必像職業選手那樣嚴格要求自己。但是,如果挺著啤酒肚上場,不但難以打出漂亮的網球,還要小心腰背和腿部受傷。
養的另一個含義在技術方面。新技術的學成,像新生命的成長,需要耐心呵護。我在學球時,教練建議每次課后,在發球機上練習,直到動作固定下來。國內很多人缺乏專業知識,片面追求動作的快速和“”,以至于技術無法真正落實。基礎打不好,進一步提高是不可能的。
費德勒十幾歲時,就表現出高超的網球天賦,連續取得瑞士全國年齡組冠軍。瑞士網協負責人表態,對于罕見的天才,不能過早追求比賽*,而應注重全面發展。這未嘗不是養在更高層次的一種體現。
需要說明的是,養不是慣養。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嚴格的要求,僅僅在物質條件上“提高水平”,只能說是嬌生慣養。